职场充电是好事 前提请找对方向
日期:2019-03-01 浏览

    在外企工作的露西工作多年,去年升级做了经理,可是她还不忘给自己充电,该有的证书都有,唯独没有考过公务员,于是兴致勃勃的她也踏入了国考。

    报名后,热情才持续了两周,露西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决定不靠谱。自己最擅长的是英语,可是自己报考的公务员职位对外语要求并不高,根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。反而,在必考的“行政职业能力测验”里,图表、应用题,计算等等都是Tracy的超级“短板”。再加上国考大军中,大多数对手都是理论知识超强的应届生,露西也越来越没信心。果然,成绩出来后,露西意料之中地光荣成为“分母”。

    其实,大多数人都是类似的想法:反正报个名也无所谓,考得上最好;考不上也就权当“攒人品”。加上相当多属于上班族报名,复习的时间少得可怜,大多数的考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。
   最好提前对好方向

   对此,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。据专家介绍,职场外充电的初衷,必然是谋求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景更好更广阔。充电一定要选使自己价值得到提升的专业或是学历。要通过充电看到自己真正学到了什么,以及究竟什么因素才能真正提升含金量。像上述两个案例一般,一味地“跟风”充电,效果也自然可想而知。

   比如,外企工作人员不妨去报名学习英语口语强化班;本科毕业就直接工作的上班族不妨利用周末时间读个在职研究生;即使是娱乐类的充电也未必没有好处: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报个健身班就挺不错。

   同时,不同人群在选择充电方式时也应视自身情况而定。如果平时工作量很大,最好只利用周末来进修或者学习;如果业余时间充裕,建议选择利用平日的晚上和周末上课的进修班,这样就不会影响平时的工作,也不会因参加学习而造成更大的压力。